摘要:经研究,景奉儒、邵安林、段向东同志任鞍钢集团公司党委常委。 ...
热轧板卷价格涨跌互现,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吨价一周下跌10元至80元,而京津、邯郸等地价格则略有上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继4月回落后,5月PMI指数持平,且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增长走稳态势进一步明确。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生产指数均高于50%,分别为53.3%、54.3%和52.3%。
新订单指数为52.3%,与上月持平。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0%,分别为52.7%、52.2%和50.9%。5月3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的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与上月持平。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原材料库存指数提高,表明库存调整活动趋稳。价格类指数继续回落,表明市场供求缺口正在较快弥合。
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将于6月1日9时45分发布,5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将于6月4日9时45分发布。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小型企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高于50%,分别为50.9%和51.8%。基本形成东北、西北、西南、海上四大油气输送通道格局和油气上下游产业链深层次全面合作模式,实现同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与巴基斯坦、英国、阿根廷的核电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开拓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前景当前,国际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进能源革命的框架体系全面构建。积极推进油气勘查开采、进出口、管网运营等改革,释放竞争性环节市场活力和骨干油气企业活力。
彰显引领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国智慧。3年来,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煤炭消费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约14.6%。
这些理念、主张和行动,有利于建设运转良好、开放、竞争、高效、稳定和透明的全球能源市场,有利于在更好反映世界能源版图变化的基础上构建更有效、更包容的全球能源治理架构,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国方案,对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具有深远意义。彰显保障国家安全发展的战略眼光。这五点要求,紧扣国际国内能源形势的发展变化,全面系统阐述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推进能源革命提供了根本遵循。着眼于实现主体能源更替和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出能源革命三步走的主要任务。
加强能源战略、规划、政策等方面的国际交流,推动能源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大力拓展参与国际能源治理的平台、途径和方法,在共同打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能源治理体制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加快电力市场和电力交易机构建设运行,有序放开增量配电业务,加大售电侧改革力度。体制机制改革进入快车道。加快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筹办好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俱乐部,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稳步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100万辆,建成公共充电桩超过17万个,全国高速公路干线和主要城市充电网络初具规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能源调结构和经济稳增长、能源生产和消费、能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能源总体发展和地方创新发展、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等重大关系,不断推动能源发展改革行稳致远。
近3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的时期,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显著下降,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和核电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对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当今世界,能源安全是各国国家安全的优先领域,抓住能源就抓住了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牛鼻子。
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如何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力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问题。能源消费清洁化低碳化取得积极成效。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加快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
贯彻落实这五点要求,将带来能源领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次根本性调整。扎实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能源普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3年来,全国能源系统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化认识理解、强化思想引领,深入推动落实、加快转型步伐,能源发展改革实现新跨越新突破,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深入推进能源国际合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重点建设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全面解决无电地区人口用电问题,大力提升城乡供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光伏扶贫取得突出成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着力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制定合作规划,确定重点领域。稳步扩大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制定出台油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勘探开发、管网运营等领域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开拓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前景,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习近平同志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能源发展道路,进一步增强战略定力,切实做到坚持绿色低碳的方向不动摇,坚持节能优先的方针不动摇,坚持从煤炭资源丰富的国情出发不动摇,坚持立足国内的原则不动摇,坚持创新开放的战略不动摇,为能源发展改革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制定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及系列行动计划,规划20162030年我国能源系统整体发展路径,提出2030年能源发展目标。
深入推进能源领域重大改革。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
截至2016年底,我国原煤入选率达到68.9%,现役煤电机组已全面实现脱硫,脱硝比例超过92%,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工业化生产的国家。开辟中国特色能源发展理论新境界习近平同志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系统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使命任务、方向目标和主要举措,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理论的新境界,对于在新起点上加快推动我国能源事业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重点做好煤炭去产能和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工作,更多依靠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加快淘汰煤炭落后产能,有序发展先进产能,确保2017年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习近平同志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对新的时代条件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深邃思考和战略眼光,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发展的忧患意识和坚定意志,指明了新形势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举办G20能源部长会议、APEC能源部长会议、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加快设施联通平行主题会议等,形成一系列重大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能源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对全球能源治理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能源领域64%的行政审批事项,能源监管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能源治理方式初步实现向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监管、服务的重大转变。
能源价格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输配电价改革实现省级电网全覆盖,非居民天然气门站价格显著降低。编制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系列规划,进一步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我国能源发展第一次构建起综合性和专业性、中期性和长期性、全局性和地区性相结合的立体式、多层次规划体系,基本确立了能源发展改革四梁八柱性质的主体框架。
能源消费模式不断创新,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广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即将全面建成。绿色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正在建立。
加快跨区输电通道建设,优化电力调度,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完善相关政策机制,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重点解决并网消纳问题,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布局。积极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争取早日基本实现雾霾严重城市供暖清洁化。